4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危害有哪些
眾所周知,很多農藥、工業化學品都是有毒的,POPs具有毒性的特性,那么POPs到底有哪些危害?POPs中毒后有哪些癥狀?
(1)生態毒性
當POPs進入環境后,通過食物鏈傳輸和蓄積,在生物體內達到很高的濃度從而會產生毒性危害。例如,在荷蘭西部Wadden海地區的海豹生殖能力下降主要是由于這些海豹獵食了受到多氯聯苯(PCBs)污染的魚類,進而影響它們生殖系統的發育。另外,20世紀60年代美國南加利福尼亞鵜鶘數量急劇減少,經研究發現成年鵜鶘的繁殖失敗率升高,其原因是有機氯農藥在農田中使用后,雨水將殘留滴滴涕沖劇到湖泊中通過“湖水-浮游動物-小魚--大魚-鵜鶘”這條食物鏈將滴滴涕物質蓄積,鵜鶘體內滴滴涕含量升高,較終影響了鵜鶘的生殖和發育。1972年美國環保署禁止使用滴滴涕,這項決議起到了成效,到了20世紀80年底鵜鶘數量有了很大提高,并從南加里福尼亞平原屬地遷移回來,保持了原有的風貌。
對于內分泌系統,POPs物質的主要危害在于導致動物生理異常。例如,美國美洲獅睪丸發育不良,精子數減少;英國河流中某些魚類出現雌雄同體現象,或者雌雄變異現象;日本海的一種貝類也出現雌性體雄性化的現象等,這都是POPs物質對生物體內分泌系統的不良影響所導致。大部分POPs物質會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特性,促進腫瘤生長。因為POPs污染的影響,環境中還出現了多種畸形動物,都和環境中濃度逐漸升高的POPs物質有關。
(2)人體毒性
有毒物質的毒性在科學上可以分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前者是人體暴露于超過一定濃度的POPs物質中時,會發生感官和生理機能的不良反應,導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急性中毒一般會在人體吸收毒性物質后半小時發作,輕者頭痛、頭昏、視力模糊、惡心、嘔吐、流涎、腹痛、四肢無力;重者共濟失調、震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慢性毒性是指,當人們長時間接觸POPs物質的濃度低于急性中毒劑量時,不會發生急性中毒反應,但是因為POPs物質的脂溶性,其在人體組織和器官中蓄積造成持久性的傷害,較終表現為慢性中毒癥狀。癥狀主要表現為抵抗力下降,還伴有頭痛、頭暈、失眠、食欲減退、乏力、多汗、心悸等,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造成影響,還會造成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三致”效應。
除了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和發育、致癌等方面的危害之外,POPs還會引起一些其他器官組織的病變,其中需要引起關注的是POPs污染對智力發育的影響。曾有人對200名孩子進行研究,其中有34的兒童因其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了受到有機氯污染的魚,導致這些兒童出生時體重輕、腦袋小,在7個月時認知能力較一般孩子差4歲時讀寫和記憶能力較差。在11歲時測得他們IQ較低,讀、寫、算和理解能力都較差。
5 國際社會是如何聯手進行POPs控制行動的
為避免POPs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國際社會展開了一系列控制 POPs的行動。198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制定了《國際農藥銷售和使用的行為規則》,對POPs類有機氯農藥如滴滴涕、艾氏劑等制定了使用限制條件。1987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頒布了《化學品國際貿易信息交換倫敦準則》該文件明確了各國包括POPs在內的化學品國際貿易中的國際認可準則,對工業化學品類POPs在各國貿易中的使用起到了限制作用。1995年9月22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日內瓦通過了《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的修正案,對POPs類廢物的越境轉移起到限制作用。2001年5月,127個國家通過了《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簡稱《斯德哥爾摩公約公約》或“POPs公約”),標志著全世界開始對POPs類物質進行全面審查、限制和禁止。這一系列的公約和法令都體現了國際社會在POPs限制、消除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上一條: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一) | 下一條:銅合金拋光鈍化典型工藝一 |